歡迎跟我連絡

本頁最下方有Web MSN可以直接跟我交談喔!
免安裝程式...哈哈 歡迎聊天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米價飛漲誰之過﹖(摘自 華爾街日報)

眼見米價瘋漲﹐政客們立刻站出來指出投機分子和囤積者應對此負責。不過﹐和以往一樣﹐他們又抓錯了人。近期糧價的飆升實乃美國政府行動所致。包括中國、印度、埃及和越南在內的一干國家都對出口採取了限制措施和禁令。在全球大米貿易已然“貧血”的情況下﹐這些限令勢必導致貿易進一步枯竭。而馬來西亞和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菲律賓等國政府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也希望增加糧食儲備﹐這就像讓市場遭受致命的“組合拳”﹕供應受限﹐再加上需求猛增。如此一來﹐大米價格飆升也就不足為奇了。

想看看究竟是什麼在商品價格暴漲的背後充當推手需要用到經濟學的一條基本原則──包括科恩在內的經濟學家平常都愛談到它﹐但關鍵時候卻視而不見或完全拋到腦後。我們在學習經濟學時被告知要搞清楚名義價格和相對價格之間的不同﹔前者是商品的貨幣單位計價﹐而後者是由供需關係所決定的──比如是供不應求還是供大於求等其他“真正”的影響因素。

當美元匯率下降後﹐黃金、大米等全球貿易商品的美元計價必須上漲﹐因為需要付出更多美元才能買到相同數量的商品。這就是為什麼商品交易員知道每一樣商品在交易時都體現了美元匯率的變化。因此﹐美元走軟就意味著商品價格的上漲。

隨著美元疲軟﹐黃金的美元名義價會上揚﹐我們以金價作為基準。大米的美元名義價格也隨之而動。我們將過去60年的月度黃金價格劃分為三類﹐劃分標準是黃金的美元名義價格月內漲幅超過10%、小於10%以及金價出現下跌。

第一類價格變動的時間有22個月﹐當月金價漲幅超過10%﹐隨後幾個月米價都急劇攀升﹐在接下來的12個月中米價累計漲幅達到了25%。第二類價格變動的時間有278個月﹐當月金價漲幅小於10%﹐隨後米價的漲勢也顯得較為溫和﹐在此後12個月中漲了7%左右。最後一類是金價持穩或下挫的398個月﹐米價在隨後的1年中幾乎沒什麼變化。

這個統計以及其他數據表明在金價漲跌的過程中米價可以說是按比例波動。舉例來說﹐在1979年年底至2001年年底美元走強之時﹐金價累計下挫了40%﹐米價跌幅則達到了52%。此後﹐在2001年年底到2007年年底的6年時間里﹐金價上漲了191%﹐米價上漲了127%。

各國官員在所謂由供需基本面因素引發的米價飛漲面前不應再手足無措﹐政客們也別再指責投機商和囤積者了。米價高漲實際上是美元疲軟帶來的問題。除非美元走強﹐否則包括米價在內的所有大宗商品的價格都會繼續漲下去。

雨季說:
其實幾乎所有的原物料並未供需失衡(日前OPEC國家經長不也信誓旦旦的說石油供需未失衡),因為目前多數的原物料大多以美元計價,美元的不斷走軟,就直接造成物價上揚,以台灣而言(或出口導向的國家來說[台灣南韓...]),不可能採放任本國幣值一直走強(出口商會慘死,進口商會爽死),所以進口的成本無法壓抑下來,物價就上揚了,通貨不斷膨脹(出口導向的國家更嚴重)...苦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


0 個回應:

MSN狀態(我在線上時,可以跟我交談喔)